首页 > 互助 > 创业感悟 > 如何成为企业的领袖?
如何成为企业的领袖?
作者姓名:创盟 | 2010-12-30 14:13:53
分类:创盟 创业感悟
分享:


    一、引


    我相信每一个做企业的人都想做好企业,做一个企业真正的领袖。而源于美国的企业教练理论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告诉我们对与错,告诉我们应该做这个,那个,不应该做哪些。刘东华老师讲过很有名的一句话:“先问是非,再问成败”。是与非,这个永远存在变数的判断,究竟是用普世的价值观去判断,还是用什么样的理论和范畴去判断是与非呢?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经常感叹这是一个无答案,没有是非的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可以清晰记录很多所谓专家和官员的讲话,他们告诉我们的对错和所谓的答案,往往不攻自破,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出租司机讲的更加切合实际。


    也有人会说,用科学的方法去判断是与非?我们自然科学可以解释大部分自然现象,可是自然外的事物,比如人的思想,道德,逻辑等用什么判断呢?用宗教吗?还是用其他什么科学呢?


    我们要问,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真相吗?


    科学就是目前已经证明是正确的,在目前的位置演绎出来的都是有效地的一套演绎系统,并不代表真相。也可以说科学可以解决部分真相。我们可以称之为科学是一种演绎系统。


    我们很痛苦于太多人告诉我这里那里,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已经厌烦了,有时候我们想大声喊出来,我不需要说教。可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通常又会有另外一个现象,很多人经常说无所谓,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太多人的上司告诉我们这样那样,太多的部下说不知道,无所谓。


    教练系统源于体育教练,就是从简单的说教和动作,转变到提升队员的潜能,激发队员无限的可能性。教练系统的原则或者信条之一就是:相信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第二就是信任他并支持他发生这种可能性。


    教练系统不是告诉你是与非,而是要挖掘人的可能性的系统。正是因为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所以实际工作过程中,答案在下面。如销售过程中,对于销售员而言,答案在客户那里,只有客户有购买的可能性,答案就在客户那里。在管理团队成员时,相信下属无限的可能性,鼓励并指他发生,答案也在下面。


    这也就是我常说的,答案在下面,不在上司那里。


    基于这种原则,组织结构也要支持到这种关系,我们讲话时从第二人称向第一人称转变,把你变成我们,把操控变成协作,把希望变成信任和支持。


 
    二、什么是演绎系统?


    我们还是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演绎系统。


    天上的星星

    1、当我们用眼睛去看时,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美丽而神秘。

    2、当我们用天文望远镜来看,可以出很多个球体。

    3、当我们用更大倍率的望远镜来看,就能看到某个球体上更多的细节。


    用不同的方法,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每种方法都是理解成一套演绎系统,就像过去的地心说和日心说。


    同样的道理,管理学、哲学、企业教练都是一套演绎系统。


    那么究竟那一套演绎系统是正确的呢?所谓的执着就是认为他自己这套是可行的,是正确的,坚持他就是对的。


    运用不同的演绎系统,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管理企业也是一个道理。


    所谓的是与非,关键是你采用什么样的演绎系统,也就是取决于你的位置和范畴。就像一个人的肌体一样,你可能并不清楚你身体有什么样的器官,但是却并不影响你生活,而且很多人都是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管理企业也是一样的。


    企业管理出现问题,首先要做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如何设定范畴,如何统一范畴,让大家站在同一位置,统一是与非。很多大企业都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愿景和使命,就是要统一范畴,大家用共同的范畴来看问题。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人所谓的名人讲,价值观不同,能力再强也不能用,说的就是他范畴跟团队不一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统一范畴,而不是他的对与错,因为站在他的范畴看,他认为他是正确的。我们教练系统不是解决对与错,而是要看范畴,要么感召他回到我们的范畴,要么我们到他的范畴里面看看,是否也是很精彩。


 
    三、人的时代到来

 

    人类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机器时代:

    管理的是人的生产力。管理的是人的身体,比如每分钟拧多少个螺丝搬多少砖等。不需要考虑人的情感和感受,就像上个世纪福特汽车公司发明汽车生产流水线。


    2、传统管理时代:

    养过宠物的人都知道,如果奖励和惩罚自己的宠物,那就是希望发生的就奖励,不希望发生的就惩罚。就是清楚告诉员工,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你能计算出来一种方式,他也同样能计算出来一套方式来对付公司。也是典型的猫捉老鼠游戏。这也是一种演绎的方式。

 

    目前我们大部分公司处在这种状态。


    3、人的时代:

    也称之为心的阶段。什么是人呢?古人就是只做一件事,就是活着、生存,必须活下去。随着劳动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多出一个时间和空间来。于是乎就出现了选择。人生中有很多无意义的时空,我们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当我在这个空间创造价值时,就是可能性。


    人就是不断在发现并追求自己的可能性的动物。当人知道可能性的时候,知道自己活着,就去玩一种叫做可能性的游戏。


    人就是不停在找一个可能会输的游戏去玩,如果一切都是赢,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不同的人,不同阶段,可能性都是不同的。比如小孩子走路就是发现自己的可能性,非常喜悦,可是大人却不同了。


    企业教练第一哲学就是相信人有无限的可能性,关键在于我们发现并激发出来。第二哲学就是所有答案都掌握在部下手中,都必须从自身去寻找。


    传统管理模式和企业教练系统的区别就是对人的看法不同。美国管理学大师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如下:

 

    X理论的观点:人在本性上是懒惰的,必须通过外界的压力与控制才能够正常工作。

    Y理论的观点:人在本性上是勤奋的,只要外界的条件与环境合适,他们就可以自觉地工作。

 

    简言之,X理论认为人性本恶,Y理论认为人性本善。传统的管理模式通常基于或者倾向于X理论,基于对人的不信任为基础的。所谓的管理就是如何领导部下的理论。


    企业教练系统支持Y理论,信任人,是对Y理论的新的解释和补充。


    四、目标和目的

    目标和目的是不同的。人生中目标往往容易实现,可是目的却不一定达到。比如登山,登上山顶是实现目标,大家目标一致,可是登山的目的却个个不同。目标很容易量化,目的却需要创造。做企业也是一样的,每个人的目的都是不同的,即使目标一致。


    企业的管理制度不是目的。目标很容易达成,而目的却不一样,每个人放进去的目的都不同。我们要创造一个环节让目的出现。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每个举动都要什么。


    比如按时上班,目标是一样的,可是要达到的目的却各有不同。


    人生就像开车,首先是确定目的,然后是你的位置,最后是怎么去。


    也就是人生的三件事: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的位置、如何去。

 

    确定了人生目标和自己的位置,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目的出现。我们明白自己要什么后,开放自己,信任别人。任何东西跟人有关的,才有价值。这就是价值因人而不同。


 
    五、范畴和内容


    人的心和脑是不一样的。用脑子得出结论很容易,可是用心却很难,这就是范畴的不同。


    我们的脑子被统治了若干年,我们经常问: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们经常想能不能,而不是要什么。我们也经常放在不要什么上,员工也是一样的。很多时候我们放弃努力,原因不是没有团队精神,而是在于内心想不想要不要完成。既然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要不要就是成败的关键了。


    很多企业管理就是经常制造恐惧,让员工向前。而不是用爱和理想来激励员工。所谓的真爱就是促进双方的成长和心智成熟。


    每一个问题的后面,主要就是通过现象->资料->范畴


    在英文中,范畴是context,意指上下文,背景,情景,语境等。

 

    内容的英文是Content。同样的内容放在不同的范畴看,就完全不一样。就像看天上的星星,用不同的范畴演绎出来的结论就完全不同。虽然是同一个事物,同一个现象,得到的结论却截然不同。


    所以,当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个事情或者叫做表象,我们可以通过表象来选择是与非,而选择什么范畴,不要让content(内容)本身所困惑,而是要建立一个范畴,透过这个具体的表象(资料,信息)来看到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范畴。


    放到特定范畴Context里面,才能通过内容看到背后的东西,这就是范畴。有时候也会说我们要解决范畴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是与非,对与错。


    弄清我们要什么,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范畴来支持到我们,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范畴没有对与错,关键是否支持到我们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