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昨天下午参加了创盟组织的企业互访活动,因为这家公司跟我们看似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我抱着一个学习、反思和照镜子的态度参与了这次活动。其中主要了解了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情况、公司业务类型以及发展状态。我在这里重点分享一下我对此的学习、反思和对行业发展的理解。
简单直接的说,这家公司由3个年轻人创办、年龄和我们很多同事(包括我在内)差不多,属于敢想又能干的理想主义者;公司业务主要是为五道口周围的10多个大学的学生提供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包括面试技巧培训在内的职业素质培训。属于非脱产学习类型。其实他们对未来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困惑。整个过程中有包括专家在内的10多名企业老板提出了尖锐、客观的问题,更提出了很多分析,这就极大的激发了我对表面事实的深入挖掘和理解。
我感受了使命感能全面体现到公司各个层面的重要性和意义。教育是个特殊的商业,it’s the business beyond the money. 从事教育培训工作的人员更需要有种使命感来驱使,更重要的是需要能体现到公司的每个员工、每个工作流程、每个文档、每个细节中去,因为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不断的强化每个人的使命感、去感召更多的同事、去感召更多需要我们帮助的学生、大学、企业。我们如果以一种自我的态度,那所有的一切都是索取,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在完成一种使命,那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种贡献。我认为我个人是有很强的使命感,但是我感受不到公司整体的使命感,这让我沮丧、挫败。但是反思之后,我发现是因为我们强调的不多、不是每天在提及、不是每个细节都在反馈着使命,这也许有我们公司从事着技术相关的内容、从事着比较稳固的业务的客观原因,但是我们要发展得更大,就需要这种使命感,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明确而简单、光明而漫长的目标。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不仅仅为了工资去工作、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细微之处都流淌着那份对我们现在从事的工作的珍惜和热爱,但是我们没有放大、没有统一,所以我们的工作就会因为工作流程、工作任务难易轻重等等发生分歧、对立甚至冲突。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命感让人有方向和目标、责任感让人有原则、紧迫感让人有压力和动力,这正如一个汽车的前进需要目的地、方向盘和油门刹车一样。我们大家需要使命感。仅仅为了利益去工作是痛苦的,被动的,更是杯具的。黄光裕到最后也只能在监狱里享受数亿财富,到最后还与自己创立的公司输死一搏,实为可悲。 我希望大家都能把内心深处的使命感收集起来、聚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体会到。
另外,关于创业和经营,我们每个同事都在创业和经营,我们要成功,这是我们唯一的目标,但是任正非说:“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这不是悲观,而是务实。有个公式:成功=天时(市场机遇) X地利(商业模式)X人和(执行力),中间是乘而不是加。我认为非常正确和到位。分析一下我们公司现在的情况:市场机遇是无与伦比的,数百万的大学生等着我们去帮助和培训,数万个大学还在陈旧中挣扎;商业模式也是逐步清晰的,我们专注于人才,致力于院校教育改革,有着明确的核心价值和实质内容;关于团队与执行力是最为关键的,没有这些我们无从谈起,但是我们明显的瓶颈在于此,特别是执行力。我们需要旗帜鲜明强调执行力。执行力是我们团队能否成功的第一因素,哪怕我们的想法是二流的。“一流的战略、二流的想法和三流的执行”最终也是个三流。执行力是什么?我希望大家能讨论讨论,每个人都说说看。我昨天下午学到了一句话:世界上最不值钱是想法。我们需要创新、更需要创新的执行。我认为执行力不仅仅是说到做到、更是……
关于对于市场和品牌的经营和管理,我认为“过来人”是我们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呈现一个更美好的内容给客户。包括网络营销、公开课营销、讲座、会议营销等内容,有些事情我们也在做,也有些没在做,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和提高。
培训教育行业的发展机会也是巨大的,现实情况是数百万大学生正在找工作,而几乎每个企业都缺人,我能亲身感受到的创盟的150家科技企业就十分缺人。我需要招募更多的学员去改变他们,去提升他们的职业,也是帮助企业找到最合适的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革命成,我们就是缔造者;革命不成,我们就是满地尸骨!
??森纵艾德(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