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
创盟创业沙龙第27期在翠宫饭店举行,响应盟友一直以来对团队激励这个问题的困惑,本次沙龙特别邀请到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的讲师仲艳松先生,与大家系统的分享了德鲁克管理思想中对激励的观点。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天使投资联盟作为场地提供方,与
创盟联合主办了本次沙龙,民协的企业家也热情的参与进来,大家的踊跃报名,以至于活动现场不得不几次增加座位。主讲人仲艳松老师风格开放亲切,在整个下午的分享都贯穿着与在座企业家们的交流。大家在讨论中相互印证经验、推进理解,共同度过了一个充实的下午。
仲艳松老师
激励的实践与理论
活动开场,仲老师首先跟大家分析了常见的各种激励手段。物质、职位、培训机会乃至于股权…为了激励团队,创业者们可谓绞尽脑汁花样尽出。但是,这些激励真的有效吗?提拔先进在年会上大洒现金,第二这个人第二年会更卖命干吗?别的同事又会怎么想呢?像诺基亚一样大锅饭,又会打击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年终奖不能不发,但是发多少合适?发什么合适?或许我们就有点不太会发钱了,尝试投其所好,比如送海岛度假,但是如果人家刚刚去过海南,摸着脾气给也会弄巧成拙。而且,人的满足感界限是不断提升的,而公司的资源却是有限的。
活动现场
还有精神鼓励,就是认可,又有哪些好的和不好的呢?比如表扬,有的人内向,越表扬越躲着,因为这就容易把他和群众分离开了。但是要不要表扬是组织需要,只不过方式要斟酌一下,管理是要从组织角度去考虑的。要表扬一个人,要说出中肯观点,实事求是,你的坦诚是员工看得见的。还有晋升的机会,谁不想升官发财啊,可是晋升也容易出问题。一个优秀的研发人才获得了提拔,但当上副主任,也就等于把他毁了。这个人沟通能力不强,不爱说话,没有时间做课题,又遭到他同事的妒忌拆台。所以晋升对管理能力的人有用,或者晋升专业人员到专业技术岗位。有时候我们也会用挑战性工作来激励人,但这更是要因人而异,往往是自觉程度高的人才适用。
盟友分享
每种手段都有用,但都有挑毛病的地方。所以激励手段有他的局限性和适用性,很多时候需要突破第一个误区是在是和否之间找到第三条路,恩威并举的同时,还要有精神层面的沟通。权利胁迫、利益交换、精神感召,选哪种力量最好?三种方式都得用,只用一样很单一,会有风险。到底什么才是激励?答案都是不一定,我们对激励的手段所知甚少。
在结合管理实际与大家深入的分享了对激励的认识之后,仲老师又结合理论,为大家介绍了多种支撑管理的理论体系。
容忍下属的优点
一个经理更难容忍下属的优点还是缺点?这个问题引发了在座创业者的思考和讨论。很快,大家就发现,对于一个中层经理,更难的是让他容忍下属的优点。随后,仲老师为大家播放了一段教学短片?一个财务要求辞职,因为主任对他提出的方案横加干预,并要求他用一个愚蠢的方法去执行。在人事经理的调解下,主任将工作方式调整为教练式的风格,将工作的主动权交还给财务,让他自己申请资源、提出方案和时间点,最后果然提出了更符合工作实际的方法。作为管理者,要不断的去修炼自己,避免对团队产生负面的激励,将工作的主动权交给他们,提供一个点燃他们内在责任感的土壤。不要试图去找‘更好’的人,因为一般来说没有‘更好’的人。有的只是被安置在正确的工作岗位上的人和被安置在错误的工作岗位上的人。案例中,德鲁克先生提出了一个精妙的比喻?“只要大明星照着编好剧本演出,而且能够带来票房(绩效),我(经理人)就可以忍受他们的傲慢和坏脾气。作为一名管理者,你的责任就是让明星带来票房,这是你唯一的职责。管理者是编剧,产生剧本,每个人有了状态,一定有人入戏,最终得到你想要的。你要学习你的德鲁克,知易行难。”
盟友分享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仲老师将时间留给大家,与企业家们深入讨论了内在激励的激发以及如何处理空降兵的问题。在座的盟友有感而发,纷纷分享了自己在相关问题上的真实经历和经验。热烈的讨论一直持续到整个沙龙结束。
如何正确的激励团队,这是每一位管理者都在摸索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团队建设会和公司的发展和管理者的成长一直伴随下去,所有他人的经验与模板都只能提供一种参考,祝愿所有的企业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方法,获得具有凝聚力的团队!
盟友分享
感谢仲艳松先生、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和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的大力支持!期待平台间的和开放合作,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