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长信通周帮建周董时,是2008年上半年,那时的长信通公司,只是一个员工规模为60多人的小型民营科技企业,2009年,得知长信通已经到近600名员工的规模,并已成功的将企业业务进行分拆,将部分业务通过该领域龙头老大东南融通的兼并收购,进行了在美国的成功上市,而周帮建本人,也已经将自己从长信通董事长的身份,演变成一个“企业导师”。时间仅仅相隔不到两年,是怎样的“秘密”,让这个企业如此迅猛的发展?带着“探秘”的心情,创盟企业专题互访的大车,载着创盟无数寻梦的人,在2010年4月7日的下午,驶入长信通公司。
道
活动的一开始,周帮建周董就给今天的活动定了基调,“活动紧扣战略和班子,但不谈如何带队伍,也就是说只谈“道”,不谈“术” ,“今天的所有的实例都是真实的人和事”。甚至将核心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带到了活动的现场与大家交流,用真实的案例来解读成功之“道”。
活动现场
紧接着周总就抛出了两句概括性的结论:“你的企业5年后做成什么样子,是由今天的你决定的”,“没有偶然,只有必然”,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周总也分享了自己如何看待一个伟大企业的“基因”的组成,分别是:推动社会进步、让员工充实发展、让客户尊重。而自己之所以选择离开供职近10年,已取得不小成绩的联想,却继续呆在国内从事软件行业,源于自己怀揣一个大梦想,即改变中国的软件行业的业态。
长信通董事长周帮建
“也就是说将中国的软件业做成工程”周董如是说。
关于战略
目前定位于中国流程银行的再造第一资源与管理提供商的长信通,是如何找到这条通往成功的“道”呢?周董用五个阶段来概括了自己公司发展的历程:初创、起步、追梦、调整、战略落地。而将路径的摸索及落地、班子的搭建调整,也都分别融入这五个过程中,给大家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创业历程。
创盟执理、企业互访负责人刘玉璋
长信通公司成立于2000年,当时定位于金融行业构件化业务系统产品研发与软件实施服务,并很快基于对银行业的深入理解及技术优势,于2001年在鞍山农信投产国内第一套JAVA构件这些化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并于2002年,将JAVA构件化继续应用于民生银行信贷系统,虽然民生项目最后因为项目实施的问题以失败告终,但是作为初生牛犊,长信通已经在该领域显露出不怕虎的棱角。而通过成功项目的原始积累后,长信通也开始寻找实现自己梦想的路径,从在香山饭店的集体封闭式的产品的研发,到调整失败的产品路线,转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施,到2007年公司战略定位落地,专注于基于成熟银行核心业务产品的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配套产品提供及项目实施专业服务。2009年12月18日,长信通被中国金融服务行业的领先软件开发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东南融通(纽约证券交易所:LFT)全资收购。
创盟执理、互访主持人张旭
“战略一直是很清晰的,但是如何让战略落地,也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不小心,就会被淹死。”
上市前,公司发展过程经历过四个周董认为是里程碑式的进展,于2002年, 公司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开始用ERP设计金融服务运营系统,2004年,建立并实施薪酬体系和项目分配制度,完善公司管理体系;2007年,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创立项目协同工作平台;2008-09年, SAP新核心业务流程再造与资本运作。
特邀嘉宾、华策视通总裁高红冰
虽然我们在今天可以看到的是一个阶段性成功的长信通,而其实过程中,是不乏失败的惨痛,和间或的迷茫与摸索,甚至在2004年进行薪酬体系改革时,面临70%的团队离职,队伍近乎分崩离析,“核心团队在凌晨三点在我家楼下,必须要谈”,“我那时候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就是只剩我一个人,我也从头招兵买马,打造团队,实现我的目标”,而当被问到为什么敢于在公司60多人的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强硬的推行薪酬体系时,周董说到“因为我的目标不是只做一个100人内软件公司”。从整个真实坦诚的分享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个长信通的灵魂人物,面对变化时的从容应对以及对目标清晰而果敢的坚持。
一句话总结
“能够坚持的唯一动力,就是你对目标的追求,是否是真的追求”,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理解了为什么周董的创业过程是一个“非常艰难,但是绝不困惑与纠结的过程”。
成就“普通人”的梦想
在说到自己的班子的时候,与其他创业家不同的是,从周董描述中反复听到的是“普通”二字,甚至在一一介绍自己团队成员时,也用平实的言语进行了轮廓勾勒,“他那时候是一个主管不看着,就会溜出去打台球的人,现在在公司管理过半的人。”,“他是从大学毕业后就在长信通的一个技术人员,现在是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他是一个项目管理人员,现在是由长信通全体员工民主选举出来的工会主席,可以说有最大的“权限”....而这些貌似“平凡”的团队成员,又是如何组建成一支高作战能力的队伍,从其后周董的“搭班子”的分享中,不难看到答案。
“班子是领导人搭出来的,一定要用心、花功夫,更重要的是不折不挠”,“我要求班子成员具备企业家精神”而对企业家精神的描述,周总概括为:使命感、事业心、胸怀、开拓精神、乐于奉献,并且有着“不为小胜而轻狂,不为挫折而沮丧,经得起批评,更要经得起表扬”的成败观。
创盟新会员、亿海兰特总经理张建航
而自己在班子选材的时候,着重会选择事业导向的人,需要有抱负,在利益面前能选择事业、有担当,经得起诱惑,经得起批评,有目标、目标清晰,经得起表扬、经得起成功,永不自满、永远进取。而碰到此类人时,会着重用人所长,甚至因人设岗。
而在谈到班子建设时,周总用“凝聚共识、信任与包容、组织生活、吐故纳新、成员培养、体制配套、领导人的权威”,总结了自己的思想及方法。
即把事业目标变成大家的目标,通过合作过程建立信任,并将包容作为团队的黏合剂,在团队中形成允许犯错、允许失败、允许争论甚至吵架的氛围。并在组织内建立民主而良好的议事规则,很多事宜由民主表决而生,周董保留否决权。
创盟新会员、森纵艾德总经理蔺华
对吐故纳新的阐述彰显了周董面对变化的态度和对于事业凝聚人才的自信,“水长流常新”,“核心班子一定是靠事业凝聚的,请不来,也留不住。”但是对班子的成员的培养,一定是要引导、指导其在实践工作中进行摔打,用成就感激发。与此同时,良好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如清晰的决策机制、核算机制、分配机制,薪酬体系等。
在场一位嘉宾说到,真正的成功,是用最普通的人成就一个事业(Ordinary People achieve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而周董的成功,在于其驱动了梦想的列车,朝向既定的方向,循序渐进而又不缺章法的凝聚和吸引了一批人,将梦想和方向变成团体的共识,于是,成就了很多“普通人”的梦想,也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对成功的理解
互动环节中,现场有人经历过公司创建,到上市后的,反而发现人心涣散,就如何应对可以同苦无法同甘发出疑问。“如果仅仅把成功定义为上市,把上市定为目标,那我认为这是一灾难,我今天选择这样的方式上市,其实也是一个战略路径的选择,这个很关键的区别在于你到底是关心上市,还是关心真正的事业”。
合影留念
还有人说,成功的企业各个相似,不成功的企业各个不同,本次对长信通阶段性成功之“道”的观摩,并未见得能让所有的人得到完全可复制的赢的秘密,但是我们却能从这当中管中窥豹的发现一些共性的规律和方法,更难能可贵的是,从始至终,被是一种平和却有力量,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洗涤着。
也许,成功之“道”的探索是永无止尽的,而其实,所有百折不挠地走在通往自己梦想的道路上的人,都正在成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