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助 > 创业感悟 > 中发展集团携八大银行与创盟对接会??中发展集团总经理许强发言
中发展集团携八大银行与创盟对接会??中发展集团总经理许强发言
作者姓名:创盟 | 2010-12-09 11:00:42
分类:创盟 创业感悟
分享: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我们创业成长互助联盟的企业家一起交流,我也贴了这样一个创盟的标志,今天很荣幸。


    今天从一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情况:第一、中关村发展集团成立的背景和我们的主要业务;第二、新的发展阶段对中关村的认识;第三、中关村发展集团围绕创新驱动,对中关村高成长企业支持,我们的做法。最后谈谈下一步我们的打算。


    中发展集团在今年4月1日正式成立,一共有16家股东,分别是北京市的大型国有企业,还有我们一区十园的政府出资,包括北京首钢集团、北京控股集团、北京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北科建集团,这些都是企业股东,也包括中关村管委会的高处中心。另外海淀区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昌平丰台石景山通州大兴,有的是国资委有的是管委会,作为投资代表。进来的企业一共有11家,都是各个园区的开发企业。注册资本100亿,管理的总资产350亿左右。


    成立中关村发展集团是北京市市政府一项重要的决策。揭牌当天,市委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科技部副部长曹建林都齐齐到场。当天市里一个老同志说在北京这么多年,市委书记和市长同时为一个企业揭牌,他还是是第一次参加。


    我们的注册资本100亿,在北京除了银行,国有企业能有这么多资本金的公司是没有的。我们的宗旨,三句话: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引领发展。为什么是这样的宗旨?中关村有这样的特点,中关村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展,特别在99年经国务院批复以后发展非常迅速。现在我们有两万家企业,将近100万的从业人员,这样的格局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一区十园的开发格局。除了海淀区以外每个区都有5-10平房公里的开发区有企业在这边做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招商,还做一些服务。因此我们和上海的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等其他城市的开发区比,中关村的开发区比较散。


    同时我们的形象也参差不齐,小企业比较多。在市级层面,缺乏统筹、整体形象、大的对接的平台,这种背景下,市委市政府要把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搭建一个大的平台,更好的谋求发展。当然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到现在集团成立八个月时间,共有八个部门,工作人员仍然只有十三十八个,除了市委组织部任命的经理和副总以外,其他都是向社会公开招聘组成这样一个团队。同时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成立完全是按照现代企业制,我们有完整的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股东会、经营层的监事会,并且按照股份制公司设立的,从发起设立,第一次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等一系列行为完全是按照企业走。为什么要说这一点?最近一段时间接触了中关村很多企业,发现有些企业还是集体所有制,有的还是企业本而不是公司,我们作为公司和企业发展,现代企业制式很重要的,发展集团我们就是这样的。


    第二个,对中关村发展一个新的认识,在座的很多企业和企业家都在中关村摸爬滚打很多年,对中关村的认识,从我个人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从几个方面解读一下。第一个我觉得中关村的发展是和我们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紧密相连。特别是国务院四次批复中关村发展,都是在改革开放的一个关键时刻做出的。在82年国务院有一次关于试验区的批复,那次批复的背景是,是否允许科技园下海办企业。在这种背景下,中关村有了第一人叫陈春先,有了联想的柳传志。在很多政策不完备的情况下国务院有明确的批复,试验区的改革批复肯定了中关村的做法,第二次批复是在87年,这个时刻的背景是应该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争论的关键时刻。这时国务院对中关村的发展有了及时的批复,就是建立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体系,中关村的发展得到了肯定。第三次批复是99年,这个时候全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大家都在想以什么样发展战略和姿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1999年6月5日,国务院又做了及时的批复,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中关村的发展,首次提出要中关村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世界一流的示范科技园区。这次批复对于我们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进入近十年对中关村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第四次批复是在去年,这次批复都是在座各位亲身经历的,这场金融危机到来以后,对于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格局都带来了新的思考。在金融危机以后,国务院对中关村提出更高要求,要把中关村建成自主创新的示范区,靠自主创新引领新的经济发展,这次批复也是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做出的。


    最近一个时期,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中央领导中九个常委中七个常委对中关村的发展都做出了指示。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多的领导人,对中关村的发展提出非常重要的要求和指示在过去是没有的。这次集中的批复,我的体会是就是把中关村的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从创新驱动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第二,自主创新作为创新性国家的战略支撑点;第三,中关村要率先建成人才特区,通过中关村广泛吸引国际国内人才,发挥人才的辐射作用引领全国高端产业的发展。


    我的理解是,国务院对中关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心的机遇,同时又具有成长的挑战。机遇和挑战并存,对我们的工作也带来很大的压力。希望在新时期中无论是市委市政府还是中关村管委会,还有我们这些企业大家共同努力,在新的发展驱动下,在人才战略方面,发挥各自更大的作用。


    对于发展集团,我们决定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从四大方面:


    第一叫大项目。紧紧围绕中关村重要经济成果的产业化和转化支持和投资吸引一批重大项目在北京落地并发展,同时支持一批中关村的高成长企业,帮助他们从小到大,做大做强。


    第二个叫大形象,中关村现在是231平方公里,分布在一区十园。未来的空间发展规划要到400平方公里,最近正在抓紧制定南北两个产业带,加上中关村科学城在内的包括产业和空间的规划,中关村发展集团要紧紧围中关村科学、南北两个产业带的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和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市场化手段,树立中关村的新形象。


    第三个就是大政策,从去年国务院批复以来,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先行先试的政策,特别是最近经过市各部门和管委会的努力又有一系列的政策推出来,包括股权激励、政府采购、科技经费列支、税收和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等方面将陆续出台一些政策。这些政策需要我们中关村的企业家共同它落实好,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我们的工作中根据中关村企业的需求在政策上提供支撑。


    国有企业作为风投对我们科技企业的支持,从政策上就没通过。因为从国有资产的管理办法,对价需要评估,退出需要挂牌。对价不是按照评估值来算的,有很多的PE在里面,退出要有一部分资金要给团队,需要团队回购等一系列安排,这些实施起来都很难。一系列的政策需要在市场过程中不断的提出来,在给个的背景下完善,为科技型企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第四个方面就是大平台,中关村发展集团已经成为一个平台,最近,大家可能也听说了,科技部和北京市还要搭建一个平台。另外我能中关村发展集团还要带动若干个为高科技企业服务的平台,包括在科技、金融、中介服务。


    前不久,我们的一个公司去硅谷,我让他们做了一个调研,跟硅谷的企业进行座谈,硅谷的环境他们有什么最深的体会?很多留学生讲,硅谷的生活成本也不低。政府在美国的人工成本也很高,但是这些创业企业还是愿意在硅谷,为什么呢?只要是一项技术或者成果,确实有前景,马上从风投到金融、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多种机构就来了,把产业化和市场化、公司化的东西安排的非常好。这些年,我们中关村也做了这些工作,但还是不够,这方面我们中关村发展集团也要带动、推动市场化平台的作用。


    我觉得创业成长联盟就非常好,中关村这种组织很多,但还不够,要通过一些中间和联盟来带动企业的共同发展,这应该是今后发展要共同创造的一个环境。
第三,说一下我们中关村发展集团成立以后围绕创投我们的一些做法。我们发展集团有两个部门在做这个工作:重大项目部和投资部。重大项目部主要围绕重大项目在北京的产业化的转化来承担工作。北京市政府今年推出了一个叫,重大科技成果和产业化转化的专项资金,每年60亿,准备连续五年十年拿出300亿来支持重大项目和科技成果在北京的发展。这项资金在中关村范围内就有我们中发展集团来代持,当然我们也会向联席会提项目,最后由市里主要领导和各委办联席会做决策。这个资金对企业的支持有三个方面:一是,投给你之后不参与经营;第二,形成的利润大部分可以给你的创业团队;第三,推出的时候,只收一点存款利息。应该说这个资金对我们中关村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资金渠道。当然它要求的项目叫重大项目,包括技术是不是重大的、投资规模和未来的产能这几个方面,也没有绝对数。到底上面是重大项目也不能完全从产值、投入上说。这方面来讲,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如果有这样的项目可以和我们接触,经过赛选符合重大项目的,我们会积极向市联席会推荐。


    发展集团自有资金有几十个亿,这部分资金主要用来支持高成长企业,这短时间时间我们研究了将近100家企业,基本上围绕的是资金几千万到一亿之间规模,成长性在20%以上,特别是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签约的企业一共有72家,首批的12家已经完成合约谈判,有四五家企业钱已经给他们了,12家企业一共12亿。平均每家企业1000万。


    在方式上我们也有创新,既有直接投资入股的,也有通过委托贷款方式,将来通过认股权先对账。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发现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的高新技术企业净资产和收益不是很高,但是谈的价格都很高,不好谈。我们决定要支持企业发展,推行一种以委托贷款这样的方式,大大加速了我们企业发展融通的速度,受到了很多企业的欢迎。另外我们还协调一些项目,通过帮他们寻找落地载体等方式支持企业的发展。


    我们中发展集团,最近一段时间研究了100多家企业,年底前能够完成合约谈判的估计有四五十家企业,今后我们按每年签约100家企业这样的规模,来支持中关村的高成长企业的发展。我们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社会的资本,包括原来社会的风险投资在发展集团进驻以后,在对价、规模上都大大加快了。另外我们跟六家银行签订了600亿的资金合同,对于中发展集团支持的企业,银行也给予了非常大的关注,同时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也要用到银行的金融工具,比如通过金融租赁的方式等来支持企业的发展。这些工作也是刚刚起步,还在探索过程中。也希望银行,金融界的朋友还有在座的企业家给我们多提意见,也多给我们指导和建议。


    最后说说我们下一步的计划,中发展秉承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一般的企业不一样,我们的目标是支持中关村企业的发展,形成企业的聚集。中关村有一批生产规模比较小,但是技术市场和成长性非常好的企业,中发展集团要通过各种渠道跟大家接触,从中筛选一批项目成为我们的支持对象。另外还有一个想法,在明年,通过我们产业基金和金融手段,使一些企业产生联合和重组。现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收入规模两三亿,利润有三四千万就很好,但是一个企业做到这种规模还是很难。如果两三个企业整合在一起就实现了共同走进创业板,这项工作是我们在下一步着重要考虑,从业务类型、产业链输有很大共同性的企业,通过资本的纽带整合在一起实现企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点企业家一定要支持。第三,我们在项目的操作过程中,中关村企业家的精神也很打动我们。很多项目都是我们创业者把他在公司很大一部分股权抵押给我们,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在我们的合作和发展过程中也希望我们的企业家能够多走合作共赢之路。希望在我们中发展集团跟大家交流的过程中能探讨一些更好的路,利用这个时间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也非常愿意跟大家交朋友。中发展集团现在在中关村西区鼎好大厦20层,欢迎各位企业家随时到中发展集团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