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东城区实施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十二五”科技规划的开局之年,科技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任务,按照全面争创一流标准的工作要求,紧抓两区合并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围绕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战略目标,进一步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整合汇聚各项科技要素,完善科技体系,搭建科技发展平台,提高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效果,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树立争创一流标准理念,确立科技工作发展目标
瞄准科技支撑高端前沿,以先进区县为榜样,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形成政策激励性强、管理科学规范、服务领域宽广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要素建设,支持科技大厦、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科技园区的建设,为科技发展创造一流的发展空间。
2011年全区科技工作要围绕“专利申请、高新认定、技术交易”三大指标实现更高目标的飞跃。一是以专利申请量为衡量指标的科技创新取得快速发展,专利申请量力争超过4500件;二是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指标的科技产业整体实力取得快速发展,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70家,实现50%以上的增长;三是以技术合同交易为指标的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快速发展,力争实现20%以上的增长。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服务型科委
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各项制度,建设成具有优良作风的一流政府职能部门,做好干部队伍的工作融合、思想融合、感情融合,加强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利用首都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做好“两个转变”。首先做好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优质水平,把为科技企业服务,尤其是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以及低能耗、高增长型的科技项目服务作为科委工作的重要抓手;其次,做好管理型政府向学习型政府的转变,加大科技前沿知识以及政策理论学习,提高对重大科技项目、科技总体发展方向的把握,进一步提高全区科技发展整体水平和科技发展效率。
切实做好各项科技服务工作,搭建科技平台,帮助指导企业申请高新、双软、条件平台、研发机构等资质认证。进一步把握好在为企事业单位办理技术合同登记、专利费用减缓过程中的政策宣传、动态把握、亮点发现等功能,实现科技管理服务的全覆盖,实现工作的多重效果。
三、强化科技项目管理,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树立科技引领、支撑、推动经济发展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鼓励符合东城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研发,牢牢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工作理念,加强科技计划项目、重大科技项目、区县主题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纪检监察跟踪制度,推进科技项目廉政风险防范责任制度的落实。
抓好市重大科技项目挖掘、包装、申报工作,争取市科委资金支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完美结合,完成2-3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统筹整合首都人才、资金、政策等各类创新资源,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中支持一批产学研用项目,努力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形成突破,切实做强做大科技企业。
做好2009~2010年度区科技奖励表彰会的筹备工作,组织推荐企事业单位申报市科技奖励工作。
四、搭建科技发展平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狠抓科技服务,搭建科技管理平台,发挥科普联席会议、知识产权领导小组会议的联动机制,完善科技联络体系,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修改完善相关政策、办法,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继续做好市重大科研成果与辖区内科技企业的对接转化,促进技术交易市场稳步发展。
建设科技创新服务站,引进科技中介机构,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聚集功能要素,完善创新孵育体系。将技术合同开发与咨询服务,科技人才培养资助等纳入创新服务平台的重点内容,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宽领域的智力支持,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五、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加强对科普志愿者和科普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注重科普培训,提高科普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普工作领导体系,调整科普联席会成员单位,发挥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和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其协调组织作用,完善组织体系建设。
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达到校园科普更加深入,社区科普更加贴近生活,把企业科普与劳动竞赛、发明创造等活动结合起来,带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心筹划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全区性重大科普活动,继续加强对节能环保、防震减灾的知识宣传。
深入开展光明北里社区和胡家园社区的“创新型科普社区”的创建工作,发挥社区科普志愿者作用,建设需求导向明确的专业化科普志愿者队伍,提升全区科学文化素质,普及科学知识,营造“爱科学、知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全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再创佳绩。
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改善发展环境
尽快出台并贯彻落实《东城区关于推进首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和专利资助办法,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代理工作,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联系区商务委、区工商分局等单位,组织开展老字号商标的挖掘和整理工作,支持条件成熟的老字号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
完善知识产权领导小组会议制度,深化专利试点、示范工作,落实“百千对接”工程,加强知识产权宣传,营造有利于首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良好环境,积极探讨将知识产权工作与高新认定工作相结合、寻求打开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的突破口,提高社会各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知识产权成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推动全区知识产权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一一年三月十八日
北京市东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