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之道,这个题目是朋友给我的,让我写点自己的感悟。
取舍之道,应该说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取舍,也都做过取舍,从选择礼物、上学、选朋友、选职业、选合作伙伴、选方向、选目标、选战略、选择组织、选择团队、选择机制、选择研发产品等等,都在选择。
到了四十岁才知道,很多时候失去了好的选择,如果再来一次肯定不会这么走。也许会变的很坏,也许不想做个所谓的好人,也许不会选择创业,也许不会做实业,也许不会安慰人,也许不会理解什么是责任!
到了四十岁才知道,取舍之道,本来就没有取和舍的区别,取就是舍,舍就是取,两者本来就是一体的,根本分不开。就像是一对磁铁的NS两极,不可能分开。唯有舍才能得,取必然要失去更多。
回忆过去二十年,凡是有所得一定是自己帮助人家不图回报所致。家父言传身教,记得小的时候流放到农村,曾经大学老师的爸爸冬天穿着薄衣回家,只是因为看见一农家没有棉衣过冬。我们兄弟四人全部考上大学回城,而且工作十分努力,这跟父母为人绝对有关。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爸爸的舍换来我们的得。
我经常跟年轻的同事讲,回忆过去二十年,刚刚硕士毕业,曾经无私帮助过一些朋友,当时虽然非常清贫也需要钱,但是家教告诉我,绝对不能贪图回报。后来朋友几年后找到我,因为信任我给了我很多机会,也挣到了第一桶金。后来很多的项目,尽管很努力,很有欲望想得到它,但是往往都事与愿违。
我们在洋洋得意高兴取得的时候,岂不知我们正在失去,失去过去的快乐,失去了跟其他人合作的机会,失去了过去的一份童真。
很多时候,很多人,在津津乐道自己如何战胜老板,让老板多拿出一点钱的时候,他失去的是更大的合作机会和未来的发展。斤斤计较于自己的得失的时候,殊不知你周围的人都在看着你,大家都有本自己的帐,谁还敢跟你合作,谁还敢把重任交给你!
欲望的东西,散发出来极强的电磁波,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非常的强烈,非常的刺眼,非常的不舒服,一眼就能看出裤子里面膨胀的东西。
吃亏是福,当我们默默地在工作,沉浸于克服一个个工作中的困难而去的成绩,不去考虑是否加班,是否老板看到的时候,这个时候上帝有双眼始终在看着你,所有的花就像是雨一样散落下来,洒在你的身上,一切该来的自然就来了,不需要你去想,这就是花雨漫天的境界。
任何一次试图利益极大化的行为,任何一次自以为战胜了对手而沾沾自喜的时候,都是失去的开始,而且你根本也感觉不到,往往都是以为别人很傻,不是你的对手。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很多时候做不好的原因是我们还傻得远远不够,唯有傻变成一种习惯和素养,才能做大企业。
我理解的做企业的取舍之道,就是清晰和坚定自己想要的,自己的位置,要拒绝各种当下和未来的诱惑。企业的企字就是知道什么不能为,必须学会舍弃才能有所得,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就像路上到处都是鲜艳的鲜花,能否做到可以欣赏而不去折枝。
回忆起过去十二年,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抵御住各种所谓的市场诱惑,没有很好关注为企业带来80%效益产品的细分和优化,把SOP做好,优化生产过程,优化客户使用的体验,导致企业发展总是在研发中,总是在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而不是现在的竞争力。当然研发是要做的,关键在于选择,在共同的价值观下,根据企业的使命和愿景,以及战略来选择最适宜企业发展的项目和产品。
一个人的精力必定是有限的,选择当下的项目,也就失去了也许是更好的选择。我们往往忽略都是一直在为企业贡献利润的产品,就像我们常常忽略都是身边最爱自己的人,以为她很平庸很平淡,而误以为外面的人更好更了解自己,从而转去做诱惑力更强的所谓艳遇。最后的结局往往是痛苦或者私奔,再回头看看最爱自己的人,也许她已经不在那里,也许已经是别人的最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留下都是深深的遗憾。
所以关注现有的,细分行业的产品,把它做精做透,靠细节来赢得客户才是做企业的取舍之道。把一件做了十年的产品做细做强,从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功能和造型设计,软件不断的升级,坚持下去,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在不断舍的同时,积累能量,为了客户去舍,才能实现企业的目标。
做企业的取舍之道,更是要靠核心团队的智慧,通过机制,依据一线员工的智慧,依据客户的建议,综合进行取舍。我们最近做的《改善建议表》,就是发挥大家的能动性,更好地进行决策。
坚定自己心中的目标,清晰自己目前的位置,选择最佳的方式上路,路上可能风景很多,可能诱惑很多,也许路障很多,坚定自己吧,微笑着去面对,留心当下200米,内心充满了所谓失去的快乐,就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作为四十岁的我,取舍之道就是发自内心地快乐去做,帮助团队成长,帮助客户,回报社会,回报股东,做好自己。做企业本身就是自己的修炼过程,不断反省自己,激励自己,修正自己,多问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激励大家,为什么不能激发大家。
在戒定慧三学修炼路上,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多多修炼自己的内心,感恩于上天给我一个这样修炼的机会,让我成长,让我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