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和无,是一对矛盾还是一个整体,当你真正拥有一件东西的时候,是有还是无呢?
无和没有是一样的吗?怎样才能做到无呢?
一、几个故事
跟我的好友说起有和无,有以下几个故事:
(一)、一个李嘉诚的知己,一个女人,在她拥有上亿资产后,跑到香港奢侈品商店,看了过去一直想买却买不起的昂贵的名牌产品,她知道她能买得起任何东西,但是她知道她已经不需要通过这个证明自己了。所以她什么也没有买,从店里出来心里却比买更满足。
(二)、 一个著名的歌唱家,喜欢带着山寨的首饰参加活动,大家都不会觉得他爱慕虚荣,只是觉得有些个性。如果普通人带着假的首饰参加,我相信一定不是不拘小节吧。
(三)、记得奥运时候汽车限行,很多有车的朋友开始买了公交一卡通,突然发现做公交真的比开车享受多了。可以有时间看看两边的景色,可以看看旁边的人,形形色色。我和我朋友居然都异口同声说出来,不开车真好!而旁边的无车族拿着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觉得我们有病。
一个人怎么才能做到无,或者空呢?也许唯有心里拥有才能做到无。也就是无的基础是有,有的基础是无吧。无和没有是不一样的,无就是一种空。
二、爱与不爱
男女之间,感情从无到有,从无到有又到无,但我们都知道已经不是那个无了。也是我们不断修炼自己的过程,正如易经所言,男女之事,是可以作为生命修行的重要课题的。或者,是最重要的课题,因为这就是“阴阳”。
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要知道这世界“无常”才是常态,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放下的是这段情感,其实,是放下对这段情感的执著。
无就是有,有就是无,没有区别,因为无和有本身就是整体,我们不可以只拥抱其中任何一个。
当我们完全拥有时,发现居然可以喜悦的随时舍弃,舍弃不是放弃,不是失去。因为完全的拥有,就是拥有和不拥有的整体。
我们认为有就有,我们认为没有就没有;全在我们的言语间。想爱有一万种理由,想不爱也有一万种理由。同一个人同一个时间同一种情境,想爱和不想爱都是我们说的。
当我拥有时才能做到无,一种坦然,一种不再患得患失的真正的无和空。
三、生与死
很多时候我们惧怕死亡,想长生不死,青春永驻。于是各种保持青春的商品不可胜数,真的可以留住青春吗?我想这是一种感觉和表现罢了。内心,也就是源头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就是对生最好的保留。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给自己写的墓志铭,我很喜欢,贴在此处:
死,是一种极致的美丽
因为生的每一刻都活的极致;
生,是一种从容的释放
释放生命中每一个细胞的能量;
死既是生
生既是死
如果--
生如死般极致
死如生般从容。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会如此之从容,才会对待死如生般从容啊。
从易经我们知道,世界有两极,两极生四象。易就是变,阴阳变化。
在数字化的今天,0和1的变化产生了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变化,构成我们的大千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拒绝变化,只是心理上的抗拒而已。
要坦然面对变化,享受当下那一刻,享受宇宙间赐给我们最宝贵的生命,还是不停在思考对与错,悔恨和怀疑中度过呢?
能活在当下,就是拥有,此时拥有和无就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