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0日,在贵州卫视播出的《论道》栏目上,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就西部人才吸引、产业选择、环保压力等话题进行探讨。创盟独立理事、瑞森德企业社会责任机构CEO段德峰先生作为特邀观察员参与此次对话,对西部人才流失、产业选择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西部大开发已进行了十年,这十年来西部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GDP增长速度已超过中部、追赶东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面对下一个十年,西部有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转变思路应对问题?有以下课题值得探讨。
首先,保留西部人才需政策指引。
西部大开发一个很重要的结果是人口的大量转移。过去,西部人口大规模转移到中东部地区,为中东部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支持,同时也缓解了西部地区人口的压力。但是转移到中东部的人口是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的中坚力量,这一人群也是改善农村经济情况的主要劳力,如何保留西部自身人才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庞大的人口转移进程中,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政策指引将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产业发展需将自身优势做到极致
东部是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产业结构,西部的产业结构以内需型为主,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依靠外部投资的同时,还需要创新思路,发现其内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西部各经济区域根据自身固有特点,开拓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
最后,西部城市发展要在竞争中形成自己特色
西部城市化进程实际上是加速整合的过程,有助于聚集区域内人才,吸引外部投资,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化战略会产生趋同性。而西部城镇的发展一要结合自身特点,寻找产业结构或技术结构方面的差异性;二要以市场为导向,在竞争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栏目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0Mjc1OD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