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助 > 创业感悟 > 几点心路感悟
几点心路感悟
作者姓名:创盟 | 2009-10-12 09:37:18
分类:创盟 创业感悟
分享:

一、爬长城的故事

   记得几年前大哥来北京,我们一起去爬长城。望着远处的烽火台,我对大哥说我们爬到那里就可以了。大哥仰头看看远处的有着雾气的烽火台,摇摇头说不行,我肯定爬不到的。我笑着说,没有关系,知道是我们要去的方向就行了,不用想着自己能不能爬上去,而是关心下一步,另外跟我一起欣赏路上两边的美景,一边聊聊天。

 

   我们一路上聊着,一边提醒着大哥留意下一步,我们聊着为什么古人要修长城,究竟哪一边是守,哪一边是攻。显然关内是守,关外是攻。

 

   不知不觉中,我对大哥说我们到了。回头望山下看,原来的出发地在山底下,我们有一种从天上俯视的感觉,真有一览众山小的心境。

 

   如果单独为了达到目的而去做,就不可能享受翻越过程之美,总是感觉自己很辛苦,像个苦行僧,其实人生也是一样的。

 

二、留意前方200米

 

   开车人都知道,设定目的地,看准方向后,剩下的工作就是留意前方二百米,同时欣赏进入视野的美景了。

 

   开车时只需要随时关注前方的200米,这就是所说的视野。

 

   如果总是在怀念走过的道路或者总是在猜想未知的道路,就不能很好地关注进入视野这200米,不能很好处理发生的意外情况。一路上即使风景很美,担心却无心观看,即使明确目标和方向,也很难达到目的地。

 

   留意前方200米,才能体验驾驶的乐趣,欣赏路上的景色。在喜悦和快乐的同时,驶向既定的目标。这就是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伟大就在于体验。

 

三、三文鱼回游

 

   三文鱼是一种具有独特习性的咸、淡水两栖鱼种,幼鱼孵化于山涧的淡水中,在淡水系生长至7.5至10厘米长时,便游向大海,在高纬度深海的冷水中继续生长约4年时间,至成年时(平均体重3公斤),便又集体回流至出生地繁殖后代。太平洋的三文鱼都是产卵后就死亡。

   三文鱼从大海一直回游,然后进入高山溪流,便停止进食,不断地逆流而上为抵达源头繁衍生命。为何三文鱼在茫茫大海中能找到方向和路径,跋涉上千里,准确无误地回到出生地,至今科学家也不能破解,仍然是个谜。

   三文鱼的回游近乎不可思议。鱼儿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洄游上千公里返回自己原出生栖息地。从大洋一进入淡水以域,三文鱼便停止进食,凭着身体脂肪中储存的能量,成群结队,用十几天的时间克服洄游路上种种艰难险阻,急流和险滩,甚至会有跳龙门一样的跳跃和冲撞。

   也有很多的鱼不及到达栖息地便中途而亡。而自然界中出现的意外,如山体垮塌阻塞洄游水道,更是会造成大量的鱼伤亡。有许多三文鱼未来得及到达产卵地,就因力竭而亡在中途。鱼体成片成片地顺流而下,而后面的鱼群则前赴后继,继续急流勇进。

   生与死的交替,成双成对,相伴相扶,走向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在那些它们生活过的清澈溪水的砂砾河床上,开始挖坑产卵授精,雌鱼用尾鳍在人工河床的碎石中掘出一个小洞隙,然后排下鱼卵,搅起小小的水花,而紧随其后的雄鱼会射出一团云雾状的精液,使澄黄色的鱼卵在缓缓降入小洞隙时的瞬间受精。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中,一个生命最初始的结合过程,就这样单纯而又透明地诞生了。

   产卵受精完毕之后,三文鱼精疲力竭,便静静地安眠在故乡溪水绿荫中,完成了它奇迹般的生命循环。身体则腐化变质为后代小鱼的食物。来年春天,下一代小鱼出世,又遵循父母辈的途径游向大海,成年后又回游到出生地繁殖后代后死去,如此周而复始。每对三文鱼平均可产下4000颗鱼子,经过一冬天的飞鸟啄食或别的鱼类吞食或别的原因损耗,来年春天约有800条小鱼被孵化出世;游向湖泊和大海途中又大量被伤害,大约有200条能够到达大海;4年后能够回游的只有10条,其中8条被人类捕捉,最终到达出生地的只有2条。

   三文鱼周而复始地继续着自己的从淡水到咸水,又从咸水到淡水的奇迹般的生命循环。

   我们是作为旁观者在研究和用我们自己的理解去演绎,悲壮,伟大。其实这只是他们做了应该做的事,每条鱼都是。他们只是做了自己,我们就觉得伟大了,看来一个人想伟大是如此的简单!我们应该为三文鱼喝彩,他们做了他们最想做的事情。

 

   我在想,我们人生有何尝不是如此呢?

 

   很多人没有找到源头,也就是没有回游到源头,路上被捉或者迷失方向。所以也就没有体验到生命的价值!

 

   同样,寻找源头需要逆流而上,需要冒险,需要穿越,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只有这样你才快乐,我们幸运的是同在路上,相互喝彩,笑着体验别人以为苦的事,其实都是我们觉得无比幸福的。

   我们可以看着自己的结晶(无论事业还是孩子还是理想)长大,也许我们比三文鱼幸福。也许我写到这三文鱼笑了,“我们无需看到,创造的过程中已经看到了”。

 

四、樱花

 

   从网上搜樱花,写的大都是开放时美丽,落英缤纷时为之惋惜。我认为这是不懂得樱花,不懂得欣赏它。大有和人们看三文鱼一样的心态。

 

   生命最终都要结束,难道我们就是追求这个结果吗?显然不是,就像樱花一样,所谓的永远就是绽放的那一瞬间。生命的意义也在于此,体验生命的价值,在过程中积累能量,直到绽放的那一时刻。

 

   樱花,一刹那间的绽放,蓄积一冬的能量,迸发出绚烂的美丽。樱花,选择在自己最美丽的时刻飘零,死去,落樱缤纷。这就是樱花最伟大的地方,等待着一个时机,绽放自己全部的美丽,将艳羡永远留给人们心里。

 

   樱花,干干净净地,默默地散落在地上,化作提供明年开花的能量,也是回到源头。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赞美樱花。

 

五、为了自己

 

   付出是一切的源头,都是为了我们自己。

   这里强调自己,就是我知道我要什么,我自己选择付出,所以我快乐,我喜悦。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内心深处发出这个声音,大家就不会生活在压力之下。我选择,所以我快乐。

 

   生活中有多少为了别人的话呢?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朋友之间,公司与员工之间,有多少矛盾是因为为了对方而产生的呢?

 

   因为很忙,所以我只能选择送从上海来的好朋友去机场。朋友很内疚地说,你这么忙还送我,不好意思。我很高兴回答:我送你是为了我自己,我送你我很高兴,喜欢跟你聊聊,不然我会不高兴的。

 

   对一个人好,也是因为自己高兴所以才对他如此细腻和不讲原则。这样好朋友就不会感到有压力,在一起时会更体会活在当下的快乐。

 

   对孩子好,也是一样的。对孩子好是因为父母为了自己,因为这样父母会更快乐。很多父母总是说我为了孩子如何如何的,孩子并不领情,反而适得其反。为了自己,就是看见孩子高兴,所以父母也高兴。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为自己做事情,所以喜悦,所以我们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六、欣赏自己,才能欣赏别人

 

   把自己降低到地平线,看所有的人,包括自己都是在上面。这样才会由衷地赞美他人,发自内心深处。

 

   一个不知道欣赏自己的人,很难发自内心欣赏别人。这里讲的不是自高自大,而是欣赏自己优点。

 

   过去一直对自己要求很严,觉得自己一切都做得不尽人意,不及格。虽然告诫自己要去欣赏别人,但是都是用语言来表达,而不是心(源头),所以没有力量,没有力量员工自然也接收不到。

 

   欣赏自己其实是挺棒的,过去真的不知道自己很优秀,总是拿自己的那个大尺子衡量自己。

 

   正确评价自己,这时我突然发现我的团队是如何优秀,他们有太多的优点。他们很棒的,只是他们有时候不知道他们有多棒,而我能发现他们的优点,从内心去投射他们,他们也能感受到在这个团队,他们很重要。

 

   从欣赏他们,到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点,当你用源头做自己后,团队中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你的变化。

 

七、做空自己

    做任何事情,都要把自我忘记,尤其是自己的欲望。有人说这太难了,其实一点也不难。

 

   为自己做事情,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自己,希望支持到客户。我在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至于结果并不重要。无论用户买不买,都是在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买不买是客户的选择。

 

   我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我尽力了,这就够了,不需要表白自己为了什么去做。自己尽力了,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因为这个世界你唯一能改变的,就是你自己。唯有当自己改变了,你第二天醒来就会发现,整个世界也开始变了,这就是投射,这就是所谓人的场的变化,影响了周边的人。

 

   总是抱怨别人的人,大多一辈子一无所成。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失望总是最多。无欲则刚,为了自己的选择,快乐喜悦地去做事,这就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八、花雨漫天

 

    思想中夹杂着欲望的东西,看什么都会扭曲。就像镜子上落满了灰尘,看不到事情的本来面目,会让本质扭曲而导致变味。欲望就像一幅加了颜色的镜子,看到的世界已经变色了。

 

   奥修说,没有欲望,你的花就开了。当空无发生时,一切都会像花一样洒落下来。

 

   没有欲望时,你的维度就高了一级,我们就能在空中观察地面发生一切事情。

   当站在全局的角度,从空中观察时,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从布局到战略,从战略到组织,从组织到团队,从团队到用正确的人。从人身上挖掘出自身的潜能,点燃每个人的激情,让每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成为自己,为了自己,活在当下,体验宇宙间只给我们一次的最伟大生命,让生命绽放最美丽的那一刻。这就是花雨漫天的境界。

 

   花雨漫天,其他的自然不期而至,这就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