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盟友们为了创业中的“人事儿”聚集到了一起,大吐苦水之余,交流了在人才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思路。
创业公司要注意的几个人事要点:
100人以内追求扁平化,不设置只有环节功能的中层;200人以上层级就要复杂,给员工看到上升渠道,有所期待;
职能设计上打破部门墙,公司业务还不稳定,避免不好调动人手;
创业团队的核心岗位建议不超过35岁,离开校园超过十年,人容易固化而没有延展性。包括长期在大公司的、学习成绩一直特别好的,也是容易被社会固化,难以适应创业团队的条件不完全状态;
合伙人如果是网红,能自带业界影响力最好,当然也要小心分手时候的负面影响;
员工离职的时候,可以尝试兼职的可能性,至少保持友好关系,不去对手公司就好。
当下是社会走向老龄化,人才越来越少,而个体价值不断被放大的时代。人们对一份工作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渐渐不至于薪水。而企业也不再能够为员工的终身负责。未来公司规模会很小,不一定采用全职去解决工作。尤其对于特别高薪的技术和顾问岗位,或许宽松的合作方式让两边都能更开心。
在选人方面,如果把它比作金融投资,我们不要先看人,要先想明白自己对工作的期待是什么样的,从工作效果反推招聘人员时的素质要求,禁忌有以下几点—
创业公司的外在条件难以和大公司PK,可优秀的人才有可能是不在意硬件条件的,可以从其它角度创造职位和吸引力。
不要只看面试时是否聊的来,很多老板特别愿意讲,但是其实没有深挖出面试者的信息。双方都要走过情绪兴奋,走进价值观和需求契合,避免浪费彼此精力。
十年从业经验以上的人才是不会主动投简历的,招这个阶段职位的人两个渠道,圈子中节点性人物和猎头。
公司也要做网红,这对我们的招聘成功非常有利。
主讲人简介:
秦娟:创盟小鲜肉/众禾智信管理咨询创始人/人才测评师/心理、职业生涯咨询师;7年专注人才测评和人才培养
薛毅然:众禾智信业务合伙人/独立顾问/抛砖、拍砖、搬砖,三位一体的“砖家”;7年集团化人力资源管理、8年组织发展与HR咨询
葛明磊:众禾智信业务合伙人/人大劳人院博士/前华为大学员工;传说中的“学霸”,专注企业案例研究、人才测评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