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安全问题就是信息安全,以及建立在信息安全基础上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谁掌握了信息安全,谁就占领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制信息权”。信息安全成为信息时代国家安全重中之重的因素,与其他安全要素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已上升到直接影响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有序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地位,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石。围绕着信息主权、信息资源的争夺等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信息时代国家安全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措施上应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和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活动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和来自实体和虚拟空间的威胁的日益增多,现有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尚不能有效应对各种类型的威胁,尤其是我国正在大规模开展的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国家应从自主创新的技术、资金保障和制度保障上来寻求适度的信息安全,降低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脆弱性,使之处于健康的运行状态。
盟友企业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对加强完善我国国家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政策和措施建议如下:
一、立足中国国情,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信息安全法律保障机制、信息安全政治保障机制、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
二、参与进而主导制定国际信息网络规则,通过外交活动为确保信息安全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建立“国际信息新秩序”。
三、着力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研制,从最核心的层面??标准为切入点,制定中国主导的标准。
四、建立公平有序的招标采购市场环境。目前国产化存在的问题是强制力度还不够;国产化政策的倾斜主要还是面向国企,民营科技企业得到的支持很少,但事实上在国产化、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民营科技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五、加大对在华国外网络企业的安全审查、合规审计和监管力度,这应该成为当前加强我国信息安全的一项紧迫任务。
六、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国为什么出不来像乔布斯那样的创新型人才,这其中的要素多数都归根到要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土壤环境,即应试教育模式必须改变;同时,创新是需要方法论的,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这就需要创新方法的研究与推广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