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获悉,财政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拟就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与规范问题,联手发布细则性文件。据了解,有关文件已开始在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此次四部委征求意见稿,主要从债务清理、平台公司规范、银行信贷行为、政府担保四方面,对地方融资平台作出更具操作性的规定。
对于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的清理,征求意见稿采取新老划断方式。
纳入此次清理核实范围的融资平台公司是指2010年6月30日前,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包括各类综合性以及行业性投资公司。
清理核实的债务则是指,截至2010年6月30日,融资平台公司按照协议约定通过直接借入、拖欠或因回购、提供担保等形成的债务。
而如何对平台公司进行分类,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征求意见稿中将其债务分为三类: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运营举借,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因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运营举借,项目本身有稳定经营性收入并主要依靠自身收益偿还的债务;因承担非公益性项目建设运营举借的债务。
在《通知》中,国务院要求,对还款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的公益性项目,不再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融资。征求意见稿中表示,为避免损失浪费,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应妥当安排在建项目后续资金。在银行信贷环节,《通知》要求,凡是没有稳定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的,不得发放贷款。此次,征求意见稿进一步细化要求,对于自身没有稳定经营性现金流,或者没有可靠偿债资金来源的融资平台公司,银行不得发放贷款。
此外,对于融资平台公司的新增债务,地方政府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如果债务人无法偿还全部债务,债权人也应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