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信息共享 > 柳传志:联想与苹果竞争还有段时间

资讯

柳传志:联想与苹果竞争还有段时间
作者姓名:创盟 | 2010-07-16 14:13:41
分类:创盟 信息共享
分享:

  “从CPU操作系统开始,到对客户的影响等方面,苹果一直是抢在最前面,我们还没法跟iPhone抗衡,与苹果进行竞争估计还要有一段时间。目前,我们要在中国真正站稳市场,让中国的客户觉得我们的产品好用”。

  据网易财经报道,近日,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做客网易,就企业转型思路、乐Phone如何应对强者iphone等话题进行了阐述。当被问及联想未来是否会在全球与苹果展开竞争,柳传志回应称,目前苹果的全球布局具有极强的优势,植根于本土的联想暂时无法与苹果相抗衡,离“竞争”尚有时日。

  柳传志表示,目前联想致力于做强中国市场,下力气做好用户体验,只有当方方面面的准备足够充分时,联想才会考虑走出国门。

  谈及退休话题时,柳传志表示,当企业的“主人”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联想的业务能够步入正轨,届时自会退出。柳传志同时透露,退休后不会从政,因为做官比管理企业更具难度。

 

  以下为柳传志观点摘录

  柳传志: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会使你工作的业务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产品结构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我们)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潮流的话,实际上还是坚决做过去的那种PC。比如像苹果本身也是一种潮流,假定我们做iPod,没人说它是转型,因为人们不能说它是一个电话,但其实它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乐Phone正在往这儿转的功能??我们这些东西全部都做。(如果现在)做的电脑还只是为了办公用的,用以前的方式去做,你想联想将来肯定是越做面越窄,市场份额越来越低,那当然就涉及到了生和死的问题了。

  应该讲,苹果做这件事情是抢在前面,它一直居于领导者的地位,从选择CPU操作系统开始,到它对整个客户的影响,以及和它相关的内容供应商、电信运营商都有能力抢在前头,居于这样一个位置,而且它又是一个全球战略,它是面向全球的。对于联想来说,当前我们做的乐Phone主要是面向中国的,非常明确,因为在全球我们还没法儿跟iPhone抗衡。

  在其他两家之间的,就是在内容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之间,其实都是一个合作关系,比如说怎么能够让我们内容服务商的产品能够更好的在乐Phone上显现,这些东西都和一些主要的内容服务商反复商量过,我们在设计系统软件的时候都做过端到端的设计、讨论,怎么样能够帮助大家用好,这是我们跟别人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怎么样使中国的客户能够用好这个东西,提供更大的方便。应用商店也是一样,更好的为个人,为他们做好适合中国式的服务。这些东西是我们的一个特点,苹果是面向全球的,我们主要就是面向中国。

  (与苹果进行竞争)估计还要有一段时间,首先要在中国真正站稳市场,而且要让中国的客户真的觉得好用。我们在去并购IBM PC的时候,当时我们已经有中国市场接近30%的份额,除此以外,跟国际上最强的对手都有过反复的较量,而且确实占了上风,这个较量实际上是我们对行业本身加深理解,对我们中国生产、制作、销售也包括了研发的深刻理解,才能占到上风的。因为中国当时的市场之巨大,发展之快在全球也排在一个突出的地位。在这种基础上,我们才能走到国外去。 今天的电信领域中,移动互联网的产品需求量会远远大于电脑的需求量,在这方面我们就更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才行。

  我是站在董事会的角度考虑的,他们都有计划,有准备,有上、中、下各种情况。我看他们的计划,我跟你表态就是董事会将努力支持他们向最好的方向进发。当一个大的变化到来的时候,对我们所有的厂家真的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和一个重大的机遇,这时候战略的制订就非常重要,在制订战略的时候,为这个新的,未来要到来的事情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就是你如果向某一个方向前进的话,大家都想争当这个领跑者,但是你领跑的路错了,或者主流的市场没有跟着你走,没有按照你的方向走,这个企业就要完了。

  应该讲,如果要讲转身的话,联想控股作为联想集团母公司的一个转身??这是一个大幅度的转身。就是由原来只有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这样一个业务,变成一个投资控股类的公司,进入到新的领域。这个的成功倒真的是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因为联想控股做投资和房地产领域,特别是投资领域做了有将近10年的时间。在这10年之中,由做GP,组织各种投资人的钱去投入,到现在开始大规模的回报回来,给了我们两个方面非常重要的、想要得到的东西:一个就是资金的回报,也就是收获了,赚到钱了,这个赚的钱为什么很重要?因为对于联想集团来说,它是我们控股下面一个主要的子公司,当它面临着有巨大的技术投入、研发投入,要向一个新领域进发的时候,作为它的大股东,我们现在占着他们43%的股份,作为一个大股东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仅靠这一家“吃饭”,动作就会相对非常保守,这是谁都可以理解的。

  第二就是我们把在联想集团工作当中得到的企业管理的经验,运用到了投资中间去,帮助了被投企业的增长,使得被投企业本身能够发展得更快,才使我们的回报更好。这个过程使得我们验证了到底企业应该怎样做,我们对联想集团总结的哪些东西是有一定普适性的,哪些东西是只适应联想集团的,对一些企业应该怎样管理等等,这个为什么重要?因为我们要进入直投的时候,需要这两方面的经验,一个是得有钱,当我们投出去,做投资赚回来的钱进入我们的核心资产投入;第二就是我们新投进的行业领域是不卖的,是我们自己经营的,我们要有很好的经营管理方式,所以这两块是我们在做新的战略里面的一个铺垫工作。

  联想集团方面因为一切基本上走向了快速跑道的轨道,只不过(现在)是在遇到新技术发展的时候应该怎样处理(的问题),这些我相信CEO和他的团队,他们都能够很好的发展、处理,我顶多是提一些在旁边看到的意见而已。即使我的意见和他们不一致,我也不会去进行干预,但是如果他们的做法董事会都认可的话,那就要想尽办法给予支持,这种支持本身就是怎么样既能让投资人满意,又让员工满意,从这方面进行支持。

  联想控股进入到新领域的这些业务本身我也不熟悉,都是要摸索的。我只能说我们有一般企业,就是原来联想电脑的管理经验,有投资类的经验,投资类的经验,投入到不同的领域企业里面,有那些企业管理的局部性经验。今天要建一个新的核心资产的领域,应该怎样做,这些事情都要我和我的几位同事在一起不断的摸索,不断的研究。

  未来,管理层一定要让他们真正的能够成为企业的主人,不然的话,你总不能用“看着”的方法让他们运作吧,在这里面怎么样让他们成为主人,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这里面无非是两条,一个是长期激励,长期激励是从物质上把他们跟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还有一个就是文化,让他们自己感觉到这个企业发展的方向和他们的追求是一致的。这些东西是让他们成为主人的主要手段,因此在5到7年的上市之中,这一切都会随着业务的发展,达到上市的目标,而且刚才我说了,这些东西都会成为一个系统设计,也会同时完成。

  退休这个事情,不用我想,大家全都在替我想,所以肯定是会考虑的,考虑的方式只不过是怎么样能够很平稳的把我所有想到的东西能够想得很透彻,很清楚。第一首先就是企业的主人问题能够有很好的解决。这些人除了有主人的精神以外,他们的能力,他们的德行方面都能够承担得起来,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业务上确实能够进入到正确的轨道中去。这些东西都实现了,我想退休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因为退休在国家的公务员队伍和国营企业里面,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点,到多大岁数你就退休,在联想恰恰对我有这么一个好处,就是我可以把时间安排的逐渐减轻,减轻到认为这些事情全完了,我自己自然就退出了。

  就像在联想集团一样,一开始说我的时间用60%在里面,可能头两个月的时间我几乎是百分之百的精力都安排在那里了,到后来就是60%,到20%、30%,到后来顶多就是10%、20%都有可能,比如参加董事会,参与一些重要的东西,到后来都完全可以,到那个时候,我认为已经都妥当了,自己就会离开。

  对控股的实际情况也是一样的,当后面的同事做得越来越出色,而且系统设计、系统考虑越来越全面,我到最后就会退下去,我想这大概就是作为一个企业创始人的主要的方便吧,也许有很多人说企业的创始人,由于身体或者某些方面,由不得你自己来考虑,那就麻烦了。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或者民营企业的工作者,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中国给了我一个大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我可以根据我的情况来安排我们怎么工作。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总结经验教训,把这些经验、教训变成新的要走的路,这些东西是自己可以安排的。于是得出一个结论,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是可以控制的,做官员是很难控制的。很难控制的事情就会导致有的事情你想做,但是其他方面的环境,大的政策不合适,这是肯定的了。而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很麻烦,很别扭,我做的只是希望尽量获得成功,而做官员的难度要比这个大多了。

  终我一生,对我影响最大的、我很感谢的,还是邓小平先生。因为在以前,中国要沿着那条路走下去的话,我们这些人包括你们这些年轻人都不会有今天的这种生活,中国也不会是今天的这种世界地位,这是我自己特别有感受的。当然,因为离得太远了,谈不上是偶像,只能说发自内心地感谢他、尊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