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信息共享 > 人民网:充分利用创业板资本市场 推进中关村园区自主创新

资讯

人民网:充分利用创业板资本市场 推进中关村园区自主创新
作者姓名:创盟 | 2010-01-28 13:36:26
分类:创盟 信息共享
分享:

    中关村示范区是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引领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制高点。中关村示范区拥有的创新、创业资源与技术领先优势与创业板市场促进创新创业的功能定位,具有天然的关联性和内在的一致性。创业板推出之后,中关村示范区有条件也有必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创业板这一平台,支持与促进园区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壮大。

  一、创业板的推出将有力地服务国家和北京经济发展

  (一)创业板将有效地促进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

  创业板是为适应企业创新创业的需要而演化或设计出来的,对企业新的经营模式、新的营利模式具有更高的包容性,能够对风险较高的创业型企业进行更好的价值评估,有利于建立健全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市场化创新机制,促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成长,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目前已上市的创业板企业,呈现出“两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六新”(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特征,正在对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开发先进技术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创业板将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尽管大多数中小企业暂时还达不到创业板上市标准,但相对主板而言,创业板具有门槛更低的特点,为中小企业公开股权融资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之后,其资产负债结构、公司治理水平、知名度都会有所改善,有利于降低企业后续的债权融资难度。此外,创业板通过发挥创造财富的示范效应、提供资本退出渠道,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创新创业企业中,促进更多资源配置到中小企业。

  (三)创业板有助于北京增强经济高端领域竞争力

  北京作为首都,具有人才荟萃、科教智力资源丰富等特点。北京又是全国资金调度中心,在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因此,北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利用创业板,支持本地区企业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环节走在全国前列,建立和强化北京在高端服务业、高科技制造业等领域的优势。

  二、中关村园区上市资源丰富且优势明显

  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创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上市资源丰富,企业上市的积极性较高,有条件更好地利用创业板,实现创新发展的突破。

  (一)创新创业资源丰富

  当前活跃在中关村的创业投资机构达到80多家,管理着约100多亿美元的资金,中关村吸引的创业投资项目数量及金额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关村每年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有3000多家,目前已有近两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中关村。每年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100多家。截止2008年底,中关村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有1018家,超过5亿元的企业有261家。按照创业板发行上市的条件,符合创业板财务指标的企业近千家。

  (二)园区企业上市初具规模

  近几年,每年都有10余家中关村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截至目前,中关村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26家。IPO总融资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93家企业参与中关村代办系统股份报价转让试点,目前已挂牌企业61家。

  从2008年的数据分析来看,中关村科技企业业绩水平相对较好,具有较强竞争实力。以中小板上市公司分析:中关村9家公司中有3家进入273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增幅榜的前20名,另6家企业净利润增幅在30%?70%之间。以中关村代办系统挂牌企业分析:2008年,有近40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1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6家公司增幅超过150%。根据挂牌公司2007年和2008年财务报告显示,已有22家挂牌公司达到创业板财务标准,9家达到中小板财务标准,挂牌企业中的久其软件已在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北陆药业已在创业板首批公开发行。

  (三)高科技企业上市的愿望较强

  今年初,深圳证券交易所与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针对北京地区高科技企业(不完全是中关村园区企业)融资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2%的企业表示需要外部融资,以解决成长或扩张过程中的资金不足。未上市企业,约90%计划未来两年内在境内股市融资,不少企业表示,即使市场低迷,也会积极筹备,等待上市时机。

  截至目前,中关村有37家企业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创业板上市受理通知书,有9家企业通过发审委审核,其中5家已发行上市,占全国首批创业板发行企业总数的18%。中关村企业在创业板呈现出上报材料数量第一、受理企业数量第一、过会企业数量第一、首批发行企业数量第一等多项第一的特点。

  三、支持中关村园区企业创业板上市的政策建议

  要抓住创业板推出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支持与促进中关村示范区的创新与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中关村园区企业创业板上市提供政策支持。

  (一)加强组织领导

  尽快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北京市创业板上市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北京市组织企业创业板上市工作方案,建立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统筹研究和协调解决企业在上市过程中的问题。

  (二)做好上市资源储备和辅导

  建立支持企业创业板上市的社会化培育服务体系,发掘、培育创业板上市企业资源,培育、聚集、壮大创业投资者队伍,组织券商为企业开展培训辅导工作。鼓励企业到中关村代办系统挂牌,引导暂时不能上市的企业在这个系统内接受资本市场培育,通过信息披露的训练和中介机构的规范辅导,逐步达到上市要求。

  (三)加强对企业创业板上市的金融支持

  鼓励设立、发展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源对创业板拟上市重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借鉴硅谷银行集团“投贷一体化”模式,开展认股权业务试点,推动金融机构进行联合业务创新,对企业提供综合融资支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产品创新,银政企多方合作,设置专项的贷款绿色通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投入。

  (四)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府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产业基地建设;支持建立一批创新创业企业培育中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政府采购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通过首购、订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等方式,加大对科技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和股权激励政策。

  (五)加大对上市企业的政策支持

  一方面,可以在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实施税收优惠或者返还,例如在企业改制设立股份公司过程中,对自然人股东应缴纳的税收予以减免或者延缓缴纳。另一方面,对企业上市给予适当补贴,例如在企业改制、上市申报以及成功上市后分别给予企业补贴或奖励。此外,工商、环保、税务、社保等部门提高办事效率,高效办理企业上市涉及的相关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