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还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都离不开创新。”
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走出人民大会堂,手捧大红证书的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谢胜利难掩激动之情:“我们将继续在自主创新道路上奋发前行。”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2008年以来,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着眼全局,吹响了加快科技发展、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进军号”;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院所,人们纷纷投身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大潮之中。
从自主创新到重点跨越,一年多过去,“科技的力量”在神州大地进一步释放,共和国未来发展的根基更加牢固……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发展,果断决策,周密部署,不断提高把握未来的能力
吸引千万亿次级计算机、华大基因研究院等“落户”;制定互联网、生物技术、新能源三大产业振兴规划,计划5年时间带动6500亿元产值……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一个个和科技创新有关的举措,在地处南国的深圳频频推出。
“金融危机来了,但自主创新的力度不能减,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不能停,这些才是下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力。”深圳市常务副市长许勤的话,是他的肺腑之言,更是许多人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越来越清晰的共识。
美国力图在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放眼全球,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一场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赛跑”悄然开始。
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早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就鲜明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金融危机集中爆发并迅速向全球蔓延。
2008年11月,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出台了2年4万亿的一揽子计划,其中用于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投资约3700亿元,占投资总额的近10%。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更加迫切地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进行创造性实践。”2008年12月15日,在出台一揽子计划一个多月后,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向科技人员发出了号召:“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积极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贡献力量。”
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加大了到基层调研的密度。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对经济形势反映最敏感。细心的人会注意到,中央领导同志频频到企业和科研单位调研,到了企业,看的最多的是车间和研发中心,大力鼓励研发人员开拓创新。
从企业车间到研发单位,从港口码头到社区家庭,一次次调研,一次次分析,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更加了然于胸。
密集调研,果断决策……中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展开了面向长远、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
未雨绸缪,才能赢得先机;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从基层调研问计于民到出席国际会议提出建议,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党中央、国务院灵活应变、沉着应对,不断提高把握形势、把握未来的能力。
危机在蔓延,调研在深入。全国上下对自主创新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举措更加有力???
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推出加快实施重大专项、为重点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六项科技支撑措施,实施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建设等四项保障政策。
5月13日,中央财政预算计划2009年安排328亿元,2010年安排300亿元左右,带动企业投资,主要推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等11个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同时启动实施一批自主创新产品规模化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6月5日,《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公布,就加快培育生物产业提出了“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33项措施,旨在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7月7日和9日,国务院两次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分别听取经济专家和企业、行业协会负责人意见和建议。会议提出,要支持和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设想甫一提出,立即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说。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出部署???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笔笔真金白银的科技投入,一个个鼓励科技发展的文件,一项项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回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年多时间,党中央、国务院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仍然着眼长远,在自主创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
2009年12月,在赴澳门参加回归十周年活动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珠海考察工作时对企业技术人员殷殷寄语????要“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要“聚集更多优秀人才,不断提高研发水平,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作出更大贡献”。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字之差,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更昭示着一个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
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从地方到部门,从企业到院所,一系列推动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迅速出台,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力武器
2009年岁末,江苏长电科技(600584,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潮格外忙碌,因为最近他又多了一个头衔????“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