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创盟动态 > 专访创盟会员“过来人”创始人张有明:工作是人生真正的开始

资讯

专访创盟会员“过来人”创始人张有明:工作是人生真正的开始
作者姓名:创盟 | 2010-08-23 10:30:16
分类:创盟 创盟动态
分享:

    新华网北京8月19日电 2010中国互联网大会开幕式1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新华网在大会现场独家专访创盟会员??过来人求职网创始人张有明。张有明在访谈中分析了当前社会的就业趋势。

                   clip_image001.jpg

新华网在大会现场独家专访过来人求职网创始人张有明车周勇摄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互联网大会第三天,新华网的演播间。在今天的第一场访谈,我们请到的嘉宾是过来人求职网创始人张有明。欢迎您。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互联网大会第三天,新华网的演播间。在今天的第一场访谈,我们请到的嘉宾是过来人求职网创始人张有明。欢迎您。


    张有明:谢谢。各位新华网的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其实大家一直在关注中国互联网论坛的话,一定会对张总非常熟悉,他就是去年中国互联网大会草根创业大赛的冠军得主,全场的唯一一个满分。它的创业不但得到了评委的认可,而且得到了评委关于资金的注入,也为我们网站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好的动力。一年过去了,给我们介绍一下咱们网站得到大量资金注入之后,包括得到了评委和一些业界知晓之后的发展情况。


    张有明:我简单更正一下,目前我们大概已经完成两个投资,但是这两个投资并不是从这个大会上获得的,这是跟我们前期,也是身边一些不错的老师和很熟的人。一个创业的人很难在单纯的一次这样一个会议上得到投资,这是比较少的,投资里面很重要的一点,一般要知道这个人,要知根知底。在创业之后,我们也跟一些投资人,包括KPCB周?先生、联想投资刘二海先生等也做了一些沟通,投资暂时没有,但是大家成为很好的朋友,或者说他对这件事情非常认可和支持。在创业之后的一年,实际上公司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个进步主要体现在,在商业模式上,去年在大会上,一些商业模式还是属于假象、设想状态,今年一年,我们把所有的设想和假象,包括把这个东西付诸实践,并且取得了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效果。今年4月份,我们又搬了第五次家,我们创业三年,搬了五次家,现在新的办公室也很漂亮,将近800多平,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跟求职培训相关的公司,无论是培训的人数还是取得的效果都很不错。当然创业者还很关心,公司到底是不是赚钱或者有收入,我们今年大概是一千万的规模是没有问题的,至少公司现在不亏钱,但是投资的钱不一定全收回来,但是公司处在不亏钱的状态,至少已经能站稳了。


    主持人:中国大学生求职的第一品牌,现在大学生求职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文化,我们抓住了这个机会非常好。在您从事大学生就业这么多年,您对大学生毕业所达到的水平和企业所需要人才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有没有差距?有没有矛盾?


    张有明:一定是有差距的,如果没有差距,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多的问题。但是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过来人从2007年4月份创立的时候,刚开始是帮助大企业做招聘,包括包括搜狐、IBM、欧莱雅。我们通过和企业密切接触,在这里面会发现一些问题,一方面顶尖学校的顶尖学生,相对来讲能力是很够的,包括一些外资的同行,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很小的案例就能证明,国外最顶尖的同行是不会在香港来招香港本地的本科生,但是他会在北京或者在清华、北大招本科生,这也能体现出对国内教育制度和生源质量的认可。但是大部分来讲,我们会发现,往下放一点点,学生的能力在达到企业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硬技能。硬技能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普通专业知识的储备,目前学校里边教的东西,一方面跟企业要求有一定的脱节,比如说教计算机的,有可能还用早期的DOS版本或者Windows早期版本,所以这种信息更新是有一定的脱节的。这是专业知识方面。还有专业知识里的实践相对欠缺一点。


    第二,企业现在更看中的是软技能的提升。软技能包括很多,包括学生的情商,包括是不是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是做事踏实。所以我们发现软技能反而是影响一个学生在职场发展甚至说企业发展里面比硬技能更加重视的事情,在真正的职场里很少有人说,你一定要做最尖的,只有你别人做不了的,这种岗位是非常非常少的,比如高端的研发类岗位,我们多数岗位是做一些相对比较基础的工作,这个时候更多的是体现人际的沟通、交流、做事踏实,在这方面,软技能的欠缺,可能是第二块跟企业的差距。


    主持人:刚才您谈到了很多两方的差距,我相信每一个大学生毕业生朋友都会了解这个差距到底在哪儿,自己到底有什么差距,自己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我相信他们是具备这种能力的。但是具备这种认识差距、认识自己不足的能力不代表他们就能真正改进这种不足,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所面临的一些更大的难题在哪里?


    张有明:难题也是取决于几个方面,第一是信息本身。早期的信息,我只是知道哪个企业招聘了,早期没有互联网,有些企业招聘都是线下的,很可能不知道。但是最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通讯信息的发展,招聘信息本身要求难度已经降低了,包括我们说这个网站会提供大量的招聘信息,这方面的信息会降低。但是哪一方面的信息欠缺呢?就是跟真正职场相关的信息欠缺了,什么是职场的真正状态?企业要求的真正人才需求有哪些?这个真实状态,在信息方面体现的不太够。第二方面就是学生,包括现在很多社会相对来说,有一种相对比较浮躁的状态,包括学生也是一样,很多学生觉得我经过十几年的辛苦学习,我一进入到大学,那就应该过上天堂般的生活。家长也会说我花这么多钱供你上大学,那你找一个工作应该是应该稳扎稳打的,但是现在职场发生一些变化,整个社会制度也在发生一些改变,已经不是早期的包分配,有些意识还没有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校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我们学校的用户很多,包括各种网游游戏以及各种活动,实际上吸引了他大量的注意力,但是这些东西跟职场和提高工作能力是没有多少帮助的,在这种时候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实践缺乏的会比较多,就是很多东西停留在想法,还有就是来自于书本,想的会相对比较天真,但是我们也会发现有一些同学,很早就认识到,甚至有些同学从大一开始做各种各样的实习,哪怕找的不是特别高的东西,哪怕就到中关村帮人跑跑腿、卖卖电脑,但是在这里掌握的东西,他跟人打交道,他的踏实和调研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还有一点就是整个社会认知上引导上还不够,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咱们国家做了很多加强,包括我们搞见习基地,就是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引导,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但是在具体做的过程当中,效果还可以继续增加,尤其是中等学校或者是更低点的学校,其实他们获得的机会还是非常少的。这三块可能是目前学生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它已经不是自己单纯可以控制的事情。

                         clip_image02.jpg

           新华网在大会现场独家专访过来人求职网创始人张有明车周勇摄

   主持人:我对咱们网站的名字非常感兴趣,叫过来人。意思就是说您都是过来人,网站的人都是过来人,咱们肯定找过工作,想请您谈谈自己。

   主持人:我对咱们网站的名字非常感兴趣,叫过来人。意思就是说您都是过来人,网站的人都是过来人,咱们肯定找过工作,想请您谈谈自己。

 

   主持人:我对咱们网站的名字非常感兴趣,叫过来人。意思就是说您都是过来人,网站的人都是过来人,咱们肯定找过工作,想请您谈谈自己。


    张有明:这个名字我们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上年纪的人听到这三个字比较亲切。


    主持人:但是网站的管理者比较年轻,没有到说“小朋友,我们是过来人”这种程度。


    张有明:在我们来说,我们提倡的东西有两块,其中有一块叫经验分享,共同成长。我们说找工作跟别的东西不太一样。举个例子,人民大学专门开了一个针对求职和就业相关的一个系,前两天他们老师还找我们在下个学期开一门课。当时他们说我们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觉得也应该加强求职,加强就业方面的引导,所以学校开了一门选修课,第一次的时候报了2000人,我们请了一个60多岁的老教授讲,一堂课没有结束,结果只剩下4个人。这里体现的是什么?就是职场的发展,职场的变化是非常非常快的,我们早期的一点经验和认识相对来说跟实际的东西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讲的过来人是什么?我们在其他方面显然还是小兵,比如在创业里还是小辈。但是在找工作方面,为什么说我们是过来人,至少我们这些人,包括我们几个创始人,包括我们的很多老师,他们都有一个总重要的特点,当时第一找过工作,但问题是什么?很多人是属于这种背景并不是最好的,相对来说是比较中等的,问题是他经过自己一套的方法和努力之后,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的发言权,我们觉得把自己当做过来人,但是我并且不是那种倚老卖老,说教你怎么做以而是以分享的方式,我是你的师兄师姐,因为我们经常回周边学校去分享,因为目前还是以北京为主,会回周边的学校进行分享,我告诉你当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当年我的哪些东西和思考可能正是你今天的疑惑、迷惑,我告诉你我的决定,这个参考意义可能就更大,这个人可能就比我早一年、两年,背景差不多。如果说是一个太高的人,比如我们请李开复老师回学校作一个讲座,那大家就觉得反正就是临近的状态,也不觉得李老师当时讲的跟我有什么实际的关系,所以说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平等、交流和分享的概念,所以我们也把自己称为所谓的过来人。


    主持人:最后请您简单谈谈就业方面工作的研究之后,发现最近就业的新趋势是什么样的?


    张有明:我们做的年头也不是特别多,但事实上也能看到一些实际的趋势,我们今年全年到我们公司来参加咨询和培训的人超过一万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几个趋势:第一,相对来说国企和公务员会更加受重视,前几年大家一说能进入外企,是所有人羡慕的对象,是所谓的白领。但是现在来说,尤其是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公务员和国企会受到大家的重视。包括一些金融领域这些相对来说资本比较密集的,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第二,跨专业就业的人越来越多了。因为很多同学,我们从小到大上高中、上大学其实都是被选择,可能都是父母安排好的,包括在高考前填志愿的时候不是自己的自愿,到大学以后经过几年的学习,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个时候可能会选择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调查,大家发现5年之后还在从事自己专业的人比例只有20%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比例,现在更多的同学,从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就开始跨就业专业,比如学计算机的有可能去银行,跨专业就业这个鸿沟比你工作几年之后再换一个行业的鸿沟要小的多,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第三,学生的意识越来越不断地加强。我记得一个特别清楚的事情,去年9月份,也是求职最高峰的时候,现在我们学生的比例,本科生占三分之一,研究生最多,博士生也有,但相对来说比较少一点儿,我们很头疼博士生的,因为一般博士生来找我们,是很难救过来的状态,也是他自己很难改的状态。


    从去年9月份,我们第一个大一的同学是我接待的,是北大光华的一个同学,他很清楚一点,他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非常清晰,大一要做什么,大二要做交换,大三要做社团或咨询,他的目标非常清楚,他认为找工作这件事情是我四年之后一定要准备的事情,如果我早做,我的成本或者我的收益是最大的。所以从去年9月份之后到现在来说,本科生的比例是越来越多,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越来越多,现在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都有。大家从跨进大学的第一步开始就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因为这个在欧美是很流行的,包括在香港、在美国,其实他们在大学里遇到的第一位老师可能是职业发展的老师,明确地告诉你,这个学校你只能呆四年,四年之后你唯一要做的一件事情或者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要找一份好工作。我们说,工作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可能之前你是学习,但是当你工作之后,你要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对这个社会负责,所以工作才是人生真正起点的开始,我们希望他在这个起点开始的时候有一个规划,有一个更高的起点。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总接受我们的采访,也希望我们的大学生朋友们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也希望今年的创业大赛能够涌现出更多的创业人才。